发布时间:2019-10-23源自:未知 作者:明阅读(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单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单选,简答】在新民主社会主义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我国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单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单选简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1,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2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简答,材料题】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发挥农民积极分子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单选,简答】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有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小农私有制,走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
【单选】到1956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单选,简答】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部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部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单选】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商业
【单选】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既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简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单选】(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简答】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的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 《毛泽东思想》自考通12656第三章